博文纲领:
西门子SCL语言编程实例——循环调用电机!
编写电机调用程序 创建DYMrun块,使用FOR循环调用电机程序,管理多台电机。04测试效果 主程序调用DYMrun块进行测试。通过监控表观察电机状态,验证程序功能,包括启动、运行、停止与故障处理。总结 SCL语言因其代码简洁、易用、高效的特点,成为编程首选。
可以通过设计一个名为FB5009_CyclicRunning的功能块,实现电机周期性运行的目标,例如每30分钟后运行5分钟。以下是实现该功能块的关键要点: 功能块参数定义: 输入参数:包括运行间隔、运行持续时间,以及可能的额外控制参数。 输出参数:用于报告功能块执行状态以及电机的当前运行状态。
总之,FB5009_CyclicRunning功能块的实现提供了一种简便且高效的方法,用于实现定时执行任务的功能,其在自动化控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程序控制指令分为IF、CASE、FOR、WHILE和REPEAT、CONTINUE、EXIT、GOTO和RETURN。IF语句用于条件分支,CASE用于多路分支,FOR循环重复执行直至计数范围外,WHILE循环在条件满足时重复,REPEAT循环在条件不满足时重复。CONTINUE和EXIT分别用于结束循环和立即退出,GOTO用于程序跳转,RETURN用于退出当前块。
函数FC5004_PutWordBitValue则用于设置或重置指定位。同样,返回值0表示操作成功,-1表示错误。两个函数均已测试,欢迎尝试并分享使用经验。我的书《西门子S7-1200/1500 PLC SCL语言编程 ——从入门到精通》全面介绍了西门子SCL语言编程,覆盖硬件、软件、编程规范及实例。
西门子SCL编程实例——中位值滤波算法
1、为了实现中位值滤波算法,我们将在博途环境下创建函数块FB5013_MidValueFilter,并声明相关变量。在此过程中,将利用之前介绍的冒泡排序函数块FB5011_BubbleSort,其采用多重背景数据块的形式,便于模块化设计。在代码实现部分,我们同样可以使用选择排序,后续文章将进行详细讲解。
西门子SCL编程实例——冒泡排序算法(更新版)
新建函数块FB5011_BubleSort,变量声明如下图所示。代码实现如下,用于初始化数组并进行排序。在博途环境下,执行该函数块对不同下限和上限的数组进行排序,结果如下: 下限1,上限20的数组arraySort升序排序。 下限-2,上限20的数组arraySort2升序排序。 下限10,上限30的数组arraySort3降序排序。
如下图所示,通过比较相邻元素并进行交换,较小的值逐渐向序列前端移动。接下来,定义一个SCL函数FC101_BubbleSort,用于执行冒泡排序。在创建函数时,需要声明相应的参数。这里,我们将函数设计为接收一个数组作为输入,该数组的大小将通过函数参数指定。在函数代码区,将实现冒泡排序的核心逻辑。
首先,在博途环境下创建函数块,并声明相应的变量。此步骤与冒泡排序类似。接下来,通过之前介绍的文章《西门子SCL编程实例——产生随机数的算法》生成随机数,并存储于测试数据块DB200中。在OB1中编写代码以调用此函数块。测试过程包括多种情况,如不同数组范围与排序方式。
为了实现中位值滤波算法,我们将在博途环境下创建函数块FB5013_MidValueFilter,并声明相关变量。在此过程中,将利用之前介绍的冒泡排序函数块FB5011_BubbleSort,其采用多重背景数据块的形式,便于模块化设计。在代码实现部分,我们同样可以使用选择排序,后续文章将进行详细讲解。
西门子SCL编程中栈的实现算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和函数块FB5018_Stack_Real来实现:函数块声明与初始化:在博途环境中创建一个名为FB5018_Stack_Real的函数块。声明必要的变量,包括用于存储栈数据的不定长数组、操作状态指示信号、以及用于错误处理的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