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纲领: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有规律的心理变化它包括知识的发展智力的发展和什么的...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心理变化过程。这种变化与发展是逐渐的、连续而有规律的。

心理发展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意思(心理发展的含义与特点)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整个生命过程中,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变化和演进。这一过程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认知发展:定义:表现为个体智力、思维、记忆和注意力等能力的提高。特点:从婴儿期到老年期,人的认知能力不断发生变化,如从简单的感知和注意能力发展到复杂的语言、思维、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个体人的发展包括生理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即身心的发展。生理的发展包括身体的生长、发育、体质的增强;心理的发展包括知识的增加、智力的发展、品德的提高。德、智两方面是互相影响的,身、心两方面也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对立统一的。

其中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生理发展,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 成熟的标志:生殖;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成熟的标志:自我意识. 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

身体发展指的是机体在身高、体重、骨骼、肌肉、内脏和神经、呼吸、血液循环、内分泌、生殖等系统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心理发展指的是个体有规律的心理变化。人的心理发展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的发展,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等的发展;二是意向的发展,如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的发展。

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心理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进程,每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的自然延伸和深化。比如,婴儿期的感知和动作技能为幼儿期的认知、智力发展和语言习得奠定了基础,而幼儿期的这些发展又为儿童期的社交技能和学术能力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心理发展呈现出分阶段的特征,不同年龄段对应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和特点。

2、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延伸和发展。例如,婴儿期的感知和动作技能是幼儿期认知和语言发展的基础,而幼儿期的学习又进一步为儿童期的社交和学业能力打下基础。 心理发展呈现出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和特征。

3、学生心理发展主要特点:(1)连续性与阶段性:连续性特征是指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而且又在此基础上萌发出下一阶段的新特征,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口诀

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 (1~3岁);幼儿期(3~7岁);童年期(7岁~112岁);少年期(112岁~l1 5岁);青年期(1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2、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怀坦白,言行 一致,表里如一,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并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善于调节自己的言行举止,使其性格、情感都能符合其年龄特点。 乐于交流,善于结友。

3、婴儿期(0~5岁):基本信任与不信任的冲突 此阶段孩子开始认识人,当孩子哭泣或饥饿时,父母是否出现是建立信任感的关键。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增强自我力量。孩子出现基本心理需求,渴望认识世界,同时避免受到伤害。

4、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儿童心理活动是由无意向有意发展的。新生儿的原始反射是本能活动,是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完全是无意识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开始出现了自己能意识到的、有明确目的的心理活动,然后发展到不仅意识到活动的目的,还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的情况和过程。

5、勇气毅力要培养,战胜挫折是晴天。名词解释 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从而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